11月7日下午三点,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英教授应邀莅临公司,为bat在线平台2019级全体研究生进行了题为《不得体的种族歧视与得体的艺术表现——析美国电影〈杀死一只知更鸟〉》的讲座。讲座于逸夫楼A2014举办,由bat在线平台刘桂兰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时,叶教授向我们展示了电影开始的一个片段,讲述了《杀死一只知更鸟》的故事梗概,通过一些影视图片,引出了今天讲座的主题。
在展开具体讨论之前,叶教授向我们介绍了这篇小说以及这部电影所获得的诸多成就与奖项,充分显示出这部电影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叶教授引用Terry Eagleton与John E. O’Connor的观点,强调电影艺术反映现实,并带有其独特的时代烙印。
由此,叶教授进一步讲述了《杀死一只知更鸟》这部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并补充道,我们不能只关注于作品本身,重要的还有作品之外的事。该作品创作的时代正是美国南方黑人与白人之间冲突最激烈的时候。叶教授表示,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于1955年便爆发了,之后,黑人与白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愈发严峻。1963年更是一个多事之秋,无数纷争于这一年爆发并愈演愈烈。叶教授列举了诸如该年6月民权运动领袖之一被枪杀、8月25万民众于华盛顿举行民权示威活动、11月肯尼迪总统遇刺等等事例,将美国南方的冲突展现出来,而这些便是该影片发行上映的背景。
随后,叶教授分析并阐述了该部影片能在如此敏感时期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Harper Lee以作者的身份全程参与指导了影片的录制。她想要给世界一个对当时美国南方的正面描述,一个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南方生活的描述。对此,叶教授补充说,Lee在接受Roy Newquist采访时口中的“南方人”,并不包括祖祖辈辈生活和劳作在南方的有色人种。
之后,叶教授又讲述了第二个原因,即影片中使用的艺术技巧。影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片中的场景都是斯考特的视角,让观众以孩子的眼睛来观察世界。对此,叶教授剪辑出四个不同片段以供体验。另外,影片中通过对镜头位置的处理,来限制观众的观察,模糊种族歧视的罪恶感受。而观众透过孩子的视角,只能看到白人社区对审判的反应与孩子父亲刚正不阿的英雄形象。
第三个原因是,影片对小说的改编。叶教授向师生们展示了几个与原作描述内容不同的影片剪辑,这些改编能够给观众以暗示——南方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紧张。
最后,叶教授表示,该部影片从叙事方式、拍摄角度、内容删减等等各个方面,都有利于粉饰南方、讴歌白人精英。历史证明,尽管该片大受欢迎,但当时南方白人观众并未从影片中宣扬的崇高精神中获得多少感悟。种族之间的暴力冲突此起彼伏,说明这部影片实际上只是对丑陋南方的美丽描绘,是南方白人对公众所作的一篇辩护辞。而这也恰恰反映出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它成功地将丑陋包装成了美丽,将卑鄙打扮成了高尚,这便是艺术的胜利。
讲座结束时,刘桂兰教授对此次讲座作出总结体验,鼓励在场师生们积极学习叶英教授的研究方法,将文本内与外结合,将文字文本、视觉文本等文本内的资料与历史背景、影视剪辑加工等文本外的资料结合,运用文献引证、对照对比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并再次代表全体师生向叶英教授表示感谢。
专家简介:叶英,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博士,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文化交流中心(ACCEX)战略发展委员会委员,国际美国研究学会会员,中美关系史研究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化、美国文学,主要研究领域为种族问题及妇女问题等。著有《美国文化论集》和《美国内战前和内战期间黑人在教育中的主动性》,译有《富兰克林自传》和《人间真情》,编有《美国重要历史文献选读》(主编)和《美国文学经典教程》(合编),论文30余篇在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