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bat在线平台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与科研 >> 学术交流 >> 正文
中国海洋大学任东升教授来公司讲学
作者:万菲荣;      发布时间:2017-12-28      

    20171227日(周三)下午3点半,bat在线平台特邀中国海洋大学bat在线平台副经理任东升教授在逸夫人文楼A2014学术报告厅为公司学子做了一场题为“沙博理与葛浩文之不同——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思考”的学术专题讲座。会议由公司杨元刚教授主持,bat在线平台老师和17级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沙博理和葛浩文两位译者及为后续比较两位译者译本的差异性,任东升教授就两位译者的个人背景及其翻译事业背景做了简单介绍。随后,任教授指出:翻译是人类出于交际需要以不同语言符号系统为媒介的跨文化转换思维活动和生产实践,翻译活动从个人自由生产经由机构组织、监管“进化”到由国家策动、资助也体现出社会的复杂化。并对国家行为、国家翻译实践、翻译机构、制度化译者四者的关系做了简要解释。此外,他还提到:翻译不是个人的事情,是带有社会属性的。翻译活动的社会属性导致两种差异化的翻译出现:一种是强调文本的政治价值和社会效益,由国家策动、组织实施、选材政审的制度化翻译;另一种则是更加强调文本的商品价值和商业效益,注重市场激励、自由竞争、选材自由的市场化翻译。最后,任教授通过语例对照分析了端木蕻良的小说《鴜鹭湖的忧郁》、《雪夜》沙博理译本和葛浩文译本,使大家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制度化翻译与市场化翻译在翻译策动、选材、策略和译作传播途径上的显著差别,并表明:译文的差别表征两类译者的政治文化身份差别,而对译本质量评估不可单以市场效果为指标,国家翻译实践与面向市场的翻译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整场讲座气氛融洽,通过任东升教授幽默、亲和的言语,大家对于制度化与市场化两种差异性翻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受益匪浅。在提问环节,任教授和同学们积极互动,答疑解惑。在这浓浓的约束氛围中,杨元刚副经理对此次讲座总结道: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生产过程,对翻译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语言层面,对译本的解读要放在一定的时期。最后在阵阵掌声中结束了本次讲座。

 

 

专家简介:任东升,男,1966年生,南开大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bat在线平台副经理、翻译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翻译协会对外传播话语研究会委员,中国外文局沙博理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基地主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国家翻译实践、宗教翻译思想。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2册,主编翻译论文集2部,译著5部,译审100余万字,主持完成国家社科一般项目1项,现主持中国外文局委托项目《沙博理翻译艺术研究》。